中国关工委教育中心生涯教育专委会朱红主任莅临广西柳州一中开展生涯教育指导
为更新全体教师的育人理念,推进高中育人方式变革,落实“三新”改革要求,推进“五个一中”建设,广西柳州一中于2024年2月22日举行了“三新”改革背景下育人理念变革主题活动。中国关工委教育中心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博导、副教授、北大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朱红教授和北大教育学院生涯教育课题组家庭教育项目负责人朴淑瑜老师到校指导。 蒋峻峰副校长主持开场 一、专题讲座 22日上午,朱红教授作全员教师培训《新时代背景下育人模式改革:促进自驱型成长的大生涯教育》。朱教授结合生动真实的案例,从学生发展的核心问题、解决问题的中国实践和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阐述。大生涯教育支持每个生命不断体验,建构和而不同的人生意义,创造真实与鲜活的生命。朱教授强调,广大教师应当积极为孩子创造需求感,努力打造幸福学习共同体,为孩子创造温暖支持的教育环境。我校全体教师,柳江中学和融水中学的校领导及中层干部代表共同参与。 此次讲座进一步加深了高中一线教师对学生发展核心问题的理解,激发了教师们对育人模式改革的思考。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应当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目标。广大教师应当重视提升自身育人水平和教学技能,重视培养创新人才,积极参与“三新”改革,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自己、成就自我。 二、 主题座谈 当天下午,朱红教授和朴淑瑜老师与我们三所学校的校领导、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代表开展了主题座谈会,围绕“新高考背景下的育人模式改革和大生涯教育”进行了深入研讨。我校展示了近年来实践的典型生涯活动案例,专家们对提升课程活动的“生涯味”进行了“一对一”针对性指导。接着,各校领导和教师代表就教育实践中的常见育人问题积极向专家提问,专家结合理论与实践案例进行了详细地解答。朱教授和朴老师亲切温暖同时干货满满的答疑,让与会领导老师们都感到受益匪浅。 三、 教师感悟 这一系列培训及座谈活动,更新了教师的育人理念,建构了教师的大生涯教育观,丰富了教师的学生发展指导知识,强化了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柳州市第一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负责人、心理教师邓璐:朱红教授上午的讲座让我走进并了解“大生涯教育观”。理念的更新才能催生行为的优化。我们要学会放下面具,真诚面对孩子,通过打造幸福学习共同体,去创造真实与鲜活的生命。朱教授的讲座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处处皆生涯,人人皆导师”。下午的座谈会,朱教授和朴老师结合亲身经历热情亲切地给我们答疑解惑。每个疑问皆有反馈,每个案例皆有指导,让我们对孩子成长指导和家庭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次论坛不仅让我们的理论知识得以丰富,也让我们的落地实践找到了前进方向。 柳江中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数学教师杨艺:朱红教授在讲座中出了大生涯教育的理念,让我重新思考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帮助孩子们在细微处体验生涯、规划生涯,做好生涯教育去支持每个孩子不断获取生命的体验,建构和而不同的人生意义。在座谈会上,朱红教授给我们分享了很多生涯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可以立足眼前,用好现有的家校社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导。 融水中学教务处主任、生物教师董建年:有幸聆听朱红教授的讲座,受益匪浅。朱教授结合真实生动的案例,分享新高考背景下促进学生自驱型成长的大生涯教育。这让我认识到作为生涯导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生命状态;其次,真诚面对学生,创设更多的活动让学生去体验,不断走进学生的内心;再次,回应学生的需求,多一些积极的鼓励,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未来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为“建设幸福温暖的学习共同体”而不断努力。 柳州市第一中学高一政治学科备课组长饶军:在与朱教授交流过程中,我认识到应当关注高敏感学生,注意探查行为冲突背后的心理原因。面对特别的学生,老师和家长要学会真诚地认可他、欣赏他,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让他在历练中学会自我总结、自我认知。朱教授还特别强调,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会反思,学习“闭嘴”,尝试摸索出新的亲子沟通和交流模式,帮助孩子走出当前困境从而更好地成长。 柳州市第一中学地理学科教研组长胡丹:朱教授给我触动最大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有多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能感受到你的爱有多少。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师,总感觉对孩子、对学生付出了很多爱,但是可能有些爱的方式方法不对,让孩子、学生感受到的爱反而变成了压力,这些爱都是无效的。所以,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需要换位思考,看看孩子和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爱! 柳州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副主任、英语教师彭伟明:在座谈会上,朱教授非常热情地给我们提出了很多生涯教育与学科融合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为我今后指导学生开展“生涯+学科”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其次,朱教授通过亲身经历向我们强调了家庭教育和家校共育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班主任们解决带班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