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素养本位 实现作业“少而精”
唐彩斌“双减”背景下的作业问题需要用系统的思维来解决。作业设计要坚持素养本位,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少而精”的作业;作业设计要和高效高质的课堂联系起来,适量的作业才会发生应有的作用。
-
发挥学校主体作用推进教育生态治理
沈爱华“双减”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归学校教育主阵地,回归教育规律。学校要利用“双减”实施之机,主动作为,主动参与教育生态治理,承担学校的主体责任。
-
有强大的父母才能有强大的后代
孙云晓《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与实施,是国家综合治理的重大举措,是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的有力改革,也是家庭幸福民族昌盛的重要保障。历史的机遇和挑战告诉我们,新时代呼唤并造就强大的父母,有强大的父母才能有强大的后代,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父母当舍得让孩子体验到轻微痛苦
鹿永建“两岁的二宝喝了一大口牛奶,花骨朵般可爱的小嘴噘起来,故意、奋力将奶吐到妈妈的新衣服上。浩瀚宇宙一下子安静下来,千万星辰旁观,像天使一般可爱的二宝也看着沮丧的妈妈和呆立一旁的爸爸,静等下一步事态发展。”
-
家庭教育变革应坚持“三动”原则
赵霞家庭教育是以血缘情感为纽带的生活化教育,是着重培养人的道德规范、生活技能、情感功能的教育。“双减”政策的出台,为家庭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提供了更多空间,同时也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变革要求。
-
生涯教育“学科化”的路径探索
黄秀英近年来,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整体的课程建设和教育实施还不成体系。面对新高考陆续实施后的“选择性”,特别是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后,青少年人生追求的自主选择以及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迫切。那么,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实施生涯规划教育?中小学怎样建设好生涯规划课程?从本期开始,周刊将展开关于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主题的探讨并展示相关课程成果。
-
家长应依法履责 成为更好的教育者
边玉芳家庭教育不仅关乎个人和家庭福祉,也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作为我国首部针对家庭教育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的出台,既是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理念更新、提升家庭教育品质的重要保障,又是建设和完善我国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实践之需,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
-
让学生生活在友好而安全的校园里
熊佑平学校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在网络上搜索这个问题,你会得到很多答案。有的说学校就是学生上学的地方,有的说学校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有的说学校就是学生长大成人的地方,有的说所谓学校就是“学生想干什么,偏不让他们干”的地方……那学校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
法治化带动学生安全保护“软着陆”
任海涛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未成年学生的校园安全与权利保护问题再次引起公众热议。
-
立德铸魂: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使命
冯建军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中华民族素有重视道德和德育的传统。德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改革20年,中小学德育课程在课程设计、课程组织、课程内容及其实施方面不断完善,使立德铸魂的方向更加明确,铸魂育人的作用更加显著。